作者序
在我比你们还要小的时候,没有互联网,当然也没有手机和电脑,电视里很少播放适合孩子看的节目。
但那时夏天的夜晚总是漫天星光,我最喜欢依偎在奶奶的膝前听故事。那些故事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多得像天幕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它们照亮了我想象世界的夜空。
华夏文明孕育的每一段神话故事,都被我们的祖先润泽得闪闪发亮。盘古开天辟地,眼为日月,身为山脉,血为河海;天幕破了,女娲炼石来补;洪灾肆虐,大禹挖河通渠,引水入海;瘟疫流行,神农以身试药;心有悲痛,精卫化身为鸟,填平东海;天下九日暴晒,后羿射日,为民祈福……这些故事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生命起源,等待着我们去解锁,去追寻华夏文明的信仰密码和文化基因。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大发展的起点,《山海经》就在这个灿烂的时期诞生。长大之后,我发现奶奶讲的很多故事都来自这本神奇的书,就开始思索怎样将《山海经》中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要讲得生动有趣,还要讲得不深不浅刚刚好,但我一直没想好要如何开始。而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来自《山海经》的九尾狐被无数人用刻板印象曲解成媚惑的女性之后,我茅塞顿开,决定就从九尾狐这个形象开始讲故事。
在我们的古代文化中,九尾狐是一种祯祥之物。晋代著名文学家郭璞在《山海经》中提到九尾狐的地方标注:“太平则出而为瑞。”意思是,如果天下太平,就会出现九尾狐。在出土的汉代石刻砖画上,九尾狐常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属于四瑞之一。
九尾狐在我的故事里,则是一位长着九色头发的少年。我将他设定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灵有趣,英俊潇洒,有些自恋的形象。
艾昆这个主人公则是年少的我,也是正当好年纪的你们。“爱”是他一切行为的动因,他以“爱”疗愈别人,疗愈自己,最后疗愈世界。他和九尾狐的山海经世界冒险之旅,最终激发了他心怀天地的心性。这种心性是中华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始终存在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也是我们华夏文明“以天下为己任”的终极理念。
我试着通过《山海经》这本古书,来观照当下少年的成长。当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如何坚守内心的信仰,开辟出另一番更广阔的世界?又或者当自然灾难再次来临,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傲然屹立的精神力量,是否已悄悄根植在我们的心底?
但愿大家跟着主人公在这个奇妙的山海经世界畅快遨游,能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答案。
米问问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