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都市小说 > 重生时空门 > 章节目录 被屏蔽的222章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怡炫以为武器牌照的事还得折腾一段时间呢,特别是这次还看到了大陆那边的人,还以为要泡汤,已经准备直接把加拿大注册的分公司直接升级成总公司,没想到港府还是给了。

    更让李怡炫高兴的是,港府并没有提出什么附加的政治条件。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工厂不能放在香港本岛。

    李怡炫直接就答应了,他本来就没打算把兵工厂建在香港本岛上。至于原因不用了说了,香港的治安太乱了,白天还好,可一到晚上就是犯罪份子的天下。那可是武器啊,一旦发生偷盗,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牌照拿到之后,杰里夫开始重新规划反器材狙击步枪研制方案,经过两天的磋商之后,决定还是以英国精密国际公司的50为蓝本,并对50的缺点进行改进。

    包括李怡炫在内都没打算搞个全新的,认为现阶段完全没有必要,50做为一款专门为美海军海豹突击队使用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性能已经足够优秀,何况这还是20世纪,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杰里夫提出了两项改进方案,除了特战部队以外,普通士兵也能够使用,特别是在保养方面,要尽可能的做到免维护,因为这款武器是要面向民间市场的。他们可不像军队做得那么严格。

    其实是根本就没有保养,扔在枪柜里很多年不管是民间武器的现状。

    第二点,就是减轻重量,50太重了14.6,而巴雷特的重量也不过才12.9,必须减重。

    杰里夫的计划是用玻璃钢增强碳纤维材料来替代50原来的钢制机匣。同时,原来的铝合金枪托也换掉,换成聚合物材料枪托,内衬铝合金骨架。枪身前面的枪管护木也采用聚合物纤维,里面添加玻璃纤维来增强强度和钢度。

    这么一改,整枪的重量又望降到12以下。

    枪管采用不锈钢,加工工艺按照美制狙击步枪200的枪管加工工艺。原来的50的枪管是用的是机枪枪管的加工工艺。821的枪管也一样用的是机枪加工艺。

    这样一来,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射程和精度上会提高不少。

    有多好?50如果使用勃朗宁机枪弹,有效射程是1800米,改用美制200的枪管加工工艺后,有效射程将达到了2000米,并在此距离上准确命中一角分的硬币大小的目标。如果使用德国的419高精狙击弹,有效射程可以提高到2800米。

    枪管的整体设计跟50一样的浮动式,但里面的线膛改成了100的膛线设计。

    这里特别说明下,当年精密国际公司在设计50之初,就向美国公司发出过申请,希望使用该公司的远程高精膛线专利,可公司也在竞标海豹突击队的反器材狙击步枪项目,更精密国际是竞争对手,于是就拒绝了。最后精密国际才选用改进后的机枪枪管加工工艺来加工50的枪管。

    这时候的公司的远程精密膛线专利还没有出来呢,现在他们连研制的想法都没有,要等到巴雷特在海湾战争大出风头后,公司才会产生研制远程高精膛线的想法,并在2005年申请专利。

    不客气了,李怡炫找来玛丽,让她赶快把这项专利给抢注下来。还不光是膛线,就连皮卡丁尼导轨的专利李怡炫也给抢注了下来。相信使用了这项工艺之后,50的性能会变得更好。

    皮卡丁尼导轨,又叫做鱼骨,又被称为--1913导轨或2324导轨,是美国皮卡丁尼公司在九十年代后期推出的一种安装在轻武器上的标准化附件安装平台。因此,又被称之为皮卡丁尼导轨。

    这可是后世轻武器的标配,必须抢下来。

    50的改进计划在稳步向前,同时李怡炫也没闲着,拿到武器生产牌照后没两天,就与斯洛克就达成了交易,6亿港币收购他的特殊道具工厂,并包括7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交易完成的第二天,李怡炫就把特殊影视道具的牌照以1000万港币的价格卖给了邵逸夫。以后这座工厂将不再生产影视道具了,设备被邵逸夫拿走,工人也被他接收,他们会重新找地方生产。

    空出来这么大片土地,李怡炫找来了李超人帮他做设计规划。

    南丫岛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够李怡炫使用了。新买来的这块土地,李怡炫打算这么干。

    原来南丫岛上的飞机零件工厂都搬到将军澳去,包括蚊子直升机的主旋翼,航模发动机工厂李怡炫也打算搬过去,这样空出来的土地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

    以后,南丫岛只用来生产航空发动机,以及飞机和航发的研制中心。

    至于兵工厂,小着呢。要知道当年,巴雷特公司还没有成名的时候,82的年产销量还不到100支,李怡炫可不认为自己自带了穿越光环,就能打破这个规律。

    在西北角划了块地方做为了兵工厂的用地,地不大,是完全够用了。就算将来销路打开以后和生产了别的轻武器,也照样够用了。

    工厂搬迁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西蒙尼制定了一个搬迁计划,等将军澳那边的厂房一建好,连设备带人就一块搬过去。

    为了不影响加拿大工厂的飞机生产,会把配件给预先生产好。如此同时,李怡炫也从21世纪订购了一批配件,防止到时候出现意外。

    正当德玛吉上下为工厂搬迁的事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麦理浩的秘书来了啦。

    他是为一个事情来的,是希望李怡炫能在香港建一家飞机工厂。

    原本,李怡炫打算把飞机工厂建在南丫岛的,想着都是小型飞机,工厂也不多多大。没想到真干起来又是另外回事。

    首先,小飞机总装工厂是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但它的配套厂房是一点都不能少,这就相当占地方。

    其次,南丫岛还有发动机工厂,航模发动机、转子发动机、未来还有涡扇发动机,特别是涡扇发动机的叶片工厂是一个都能少。再加上各种科研试验中心,小小的南丫岛就不够用了。

    于是,李怡炫只好把飞机总装厂放在了加拿大,同时放到加拿大的还有一些大的配件工厂,比如机翼、直升机的尾樑都放在了加拿大。

    这样一来,就造成一个问题,既然你的飞机都是在加拿大组装的,那么飞机牌照还有什么用呢?不如收回来好了。

    于是麦理浩的秘书找来了,如果李怡炫不继续在香港生产飞机,港府就要把牌照收回。

    李怡炫肯定不干,“飞机虽然没在香港总装,但研制的新飞机需要试飞啊,你们把牌照收回去了,我怎么怎么研制新飞机?”

    秘书摇摇头道:“这不影响,新飞机你照样搞你的就是,不影响你的试飞科目。不过,我的建议是,你最好还是在香港建个总装厂房,这样我也好向港督有个交代。香港人的飞机居然不能在香港生产,要拿到加拿大去生产。李,你知道吗,香港一些媒体都有意见了,总督有压力。”

    “总督大人的意思是?”

    “希望你把“空中的士”放在香港生产,而不是加拿大。”秘书露出了底牌。

    什么要收回,弄了半天是麦理浩关心自己的政绩啊。也对,他1982年就会离任,离他的任期已经没有几年了,想在离任时,留下自己的一份政治遗产。

    这些年来,麦理浩之所以肯这么帮李怡炫,主要是因为李怡炫把南丫岛搞了起来。要知道,当初就是麦理浩一手推动的南丫岛工业开发计划。

    李怡炫把南丫岛建了起来,对麦理浩来说,这就是他的政绩。

    可惜这个政绩在麦理浩看来并不完美,原因就是李怡炫经营的项目是飞机,而且飞机并不在香港生产,而是加拿大。

    从政客的角度来说,我的成绩一部分给了加拿大。可加拿大并不认这个情。这对麦理浩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才让秘书向李怡炫提出,把“空中的士”项目留在香港。

    这下让李怡炫为难了起来,他不是不想把飞机工厂留在香港,可得有地方啊,香港那里还有这么大的地方,让他把飞机厂给拉起了?

    况且,光是有飞机厂不行,你还得有试飞跑道。因为新飞机在交付前,是要进行试飞检查的,没有问题才能交付给客户。

    飞机的试飞跑道特别占地方,更何况是喷气机的跑道,以南丫岛为例,那条跑道起降波音747都没问题。

    当然这条跑道是研制新飞机用来试飞的,量产的飞机不需要这么高地标准,可一架起降一架波音737总该行吧。不然,一旦出状况,不就冲出去了。

    见李怡炫沉思良久都不说话,秘书开口问道:“怎么,有什么困难吗?”

    “地从哪来?”

    “你不是刚买了快地吗?还不够你用?”过了一会,秘书又说道:“这样吧,如果你把工厂建在那里,港府在额外批你块地,三平方英里的样子,可钱必须你自己出。”

    这倒是好事,多块地总比少块地好。可李怡炫还是摇摇头道:“将军澳港府不是打算用来建新城的吗?工厂建在那怎么行,新出厂的飞机要做试飞检测的,在市民的头上绕来绕去,像什么样子。”

    有句话李怡炫没说,掉来怎么办?刚刚出厂的飞机可不能算是完好,需要调试一番后,才能交给客户。

    虽没明说,但秘书也秒懂了。哪里的确是不适合建飞机工厂。

    得另外选地方,可又选在哪里呢?秘书带这个疑问离开了南丫岛。

    过了一个星期,秘书又来了,还带着香港的地图。摊开一看,靠,还居然是军用地图。

    秘书指着新界的最西边说道:“这里,元朗夏村以南,东到德馨楼,一直往下,同德工业大厦、屯门工业中心以西,一直到高球港以北,直到海边都给你。”

    我嚓,那可是超过了50平方公里的面积啊,香港什么时候有这么大块地了?

    仔细一看,李怡炫才想起,这时候的新界还有很大一片地方都还没有开发,不像后世,找块地都跟见缝插针一般,而且价格还贵的出奇。

    秘书说得这块地方,李怡炫知道,非常的荒凉,一个人影都看不见,甚至连毒贩都不愿意去。哪里以前是海盗的登陆点,港府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他们剿灭。一直要等到21世纪,才会被港府纳入开发规划。

    看到下面的高球港,李怡炫不得不佩服港府打的一手好算盘,飞机所需的零配件正好可以从这里上岸,这样一来,港口也能发展起来。

    “这是港府的新城开发?”李怡炫指这上面问道。那块地方的确适合建一个飞机产业中心,可光建厂不行,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得跟上。不说别的,工人的吃喝拉撒睡总得解决吧,哪里离城、离家那么远,总不能让工人们睡野地吧。

    因此,宿舍、公寓、商品房、安置房等都要跟上。住人的房子有了,相关的生活设施也得有吧,商场、幼稚园、小学、中学,各种地悠闲娱乐设施。

    麦理浩是想下盘大旗啊。

    看来我真是小瞧他了,还以为他只是为了政绩,才希望李怡炫把“空中的士”项目留在香港呢。

    现在回想过来,李怡炫是大大的错了,麦理浩是在下一盘大旗。

    在后世,人们把七十年代的香港称为麦理浩的时代,是很多香港人记忆中的“黄金十年”。是很多人眼里港督励精图治,港人奋发向上的十年,也是香港意识诞生的十年。

    这十年里,麦理浩做了很多事,他成立廉政公署将廉政风暴从公务员队伍一直刮到工商界。

    不顾工商界包括亲北方的左/派/人/士的反对,颁布一系列保障工人健康,薪酬、福利的法律法规,提高和增加各种社会福利津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广建公屋解决市民居住问题,广建公立医院为市民低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改善公共交通兴建地下铁,修建大量的公共的体育文化设施。

    政治上扩大市民的参与度,财政上推行“积极不干预”政策,经济上支持码头扩建增加货柜吞吐量,成立理科院校培养技术人才,支持本地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多元化发展,在其任期内香港的电子产业飞速发展,到1979年香港有电子企业1041家,随着大量的社会建设的推行,香港的建筑业也得以飞速发展。推动金融业发展,奠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石。

    在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的扩大了香港人的参与度,如增加立法局议席,在自身形象上,麦理浩亦十分亲民,在其推动的“清洁香港运动”期间曾亲自参与清除海滩垃圾活动,1975年更是促成了英女皇访问香港。

    种种这些,都是麦理浩在任港督的十年施政时间里一件一件做出来的,在那以后,没有一个港督或特首能达到麦理浩这种高度,更不要说超过他了。

    麦理浩主政的十年,是香港人踏踏实实的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福利增加,社会进步,政府有为的十年。相较于一条河对面的北方,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和极端贫困之中,文/革/武/斗时不时从那边飘来得几具尸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香港才是他们最佳的安身立命之地,对香港的认同感也日益加强。

    也就是在这十年时间里,香港人逐渐诞生了香港意识。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麦理浩在香港推行大刀阔虎的社会改革的动力是什么?麦理浩在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的时候,很多香港市民似都漠不关心,他们基本上不相信麦理浩真的有勇气和能力清除腐败,麦理浩的诸多改革也是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和阻挠,那他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些改革的呢?

    事实上,1960年代的两次工/人/运/动,尤其是六/七/暴/动对殖民地政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麦理浩的前任港督也意识到必须改革,必须正面回应市民的呼声,麦理浩的一些改革只是继承和扩大了他前任港督的改革计划而已。

    另一方面外交官出生的麦理浩在1971年就任港督前就在考虑香港的前途问题,因为新界的租约到1997年就将到期,而香港未来的归属必将在1980年代定下来,而七十年代则是为未来中英谈判准备的十年,麦理浩认为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虽然愿意接受现状,但是关于香港未来的谈判迟早会到来,只是越迟越好,具体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但是在中英谈判前他们能使香港繁荣、团结、满足,至少避免成为外界的笑话。

    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将香港打造成”具有国际地位,具有高素质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工业,商业,财经设备的模范城市“。进而使中国既能从香港得益,比方说49年后对香港食品和淡水的出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外汇收入之一。

    麦理浩做这一切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让中国不愿意收回香港,即使收回香港也会给香港一个特殊的地位(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可谓正中麦理浩下怀),这样就能保障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不变和英国在香港的利益。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市民认同,这也是麦理浩改革的内在动力。

    了解了麦理浩的施政纲要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看麦理浩给李怡炫划的地方,看看他给李怡炫各种政策上的优待,又何尝不是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麦理浩下的耳下实在是太大,大得让李怡炫找不到任何的理由来拒绝他。

    在他看来,香港的经济未来越发达、越繁荣,未来在面临大陆的时候,就能获得更多的特殊优待,以及更高的特殊地位。

    这是麦理浩希望看到的,更是李怡炫希望的,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

    干了!!!

    “感谢麦总督的好意,低我买了。对了,替我问一下港督先生,有没有兴趣再搞一个元朗半导体开发区,我想建芯片工厂。”

    作为麦理浩的秘书,几乎就是他肚里的蛔虫,麦理浩的想法他是一清二楚。李怡炫刚才这一番话,让他瞬间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非常清楚麦理浩一切施政纲领背后的真正目的。

    秘书心里直叹,怪不得总督这么喜欢他,要开飞机厂就给他执照,要开兵工厂也给他执照,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

    这个年轻人恨明白,香港经济越是发达、越是繁荣,未来才越有利。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