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革暴起坐车逃跑到中弹被捕,丁兴盛知道之后,意志崩溃了。
乌溪镇派出所审讯室内,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强大政策攻势下,丁兴盛很快垮了,向民警开**待了一切。个中内情有些狗血:林革长得帅又好色,在深圳做保安时,和歌舞厅的几位红牌小姐打得火热,这当然得罪了老板,被抓起来毒打,然后在丁兴盛的帮助下逃回家乡。
丁兴盛好赌,深圳工作三年,没赚到钱,反而欠下了一笔巨债,也逃回家乡,不久,深圳那边追债上门了。万般无奈,丁兴盛求助于林革。
而这时,史上最大笔的集资购猪款出现了,林革便与丁兴盛策划了这起抢劫案。
他们先在动机上动了手脚,制造卡车故障——这里出了点小问题,两辆车故障时间不一致,相隔距离长了点,只好让丁兴盛找个蹲坑的借口,接近向来孤僻的高猛子,趁他小便时打晕。同时,林革趁沈兴不备,从侧面手刀砍晕沈兴,再用钢筯打晕正在修车的李文华。
为了摆脱嫌疑,林革咬咬牙,让丁兴盛也把他打晕,但丁兴盛兄弟情重,出手还是过轻了点……
傍晚,汪所长带着三名民警,在小河边水草中捞起了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面正是装钱的小皮箱,里面十九万七千块分毫无损。
电话打回南剑市,城西所的屠宰个体户们欢声雷动。
晚上七点多,杨子建和林老师坐着公交车前往箫鼓家。
路过城西派出所门口,只听大院前鞭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一群屠宰个体户敲锣打鼓送锦旗,依稀中,他看到汪滟欢快雀跃的身影,附近还有几名南剑日报的记者在拍照——可惜了,这么重要的报道,可能要被南剑日报记者给截胡了。
林老师也注意到了,好奇道:“汪滟的爸爸破案立功了吗?”
杨子建点头道:“是的,南砂片区屠宰个体户二十万元集资购猪被抢劫案,汪所长带人去破了,不仅抢住了嫌疑犯,还把钱一分不少地找了回来。可惜,中午本来是我们在跟踪报道的,没想到日报记者鼻子这么灵,汪所长还没回来呢,他们就来报道了。”
城西所谢的指导员肯定更欢迎日报记者,毕竟橡树文学社这些所谓的“小通讯员”,其实都是没有采访证的业余记者,在南剑市内靠着熟人关系上上报纸没关系,到了市外,就没有报刊会认你了。
林老师严肃警告道:“你们文学社报道一下先进事迹就可以了,社会阴暗面的新闻少去采访,这对你们的成长有害无益,我也不会让你们去表!”
杨子建只好答应道:“我知道了。”
他们在闽江中路一个站点下车,经过一家水果店时,杨子建买了五斤水果,然后抵达宁远小区,登上12栋楼五层,敲响了箫鼓编辑的家门。
箫鼓开门,一阵寒暄后,他微笑地收下了杨子建的水果,请林可纯、杨子建在客厅就坐,他的妻子过来倒茶,又是一番见礼。
箫鼓家很有特色,墙上挂着字画不多,却有不少古董和雕刻作品,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使室内有股酽酽的乡土气息,又与现代装修相融合,显得非常别致。
杨子建呷了口茶后,直接了当道:“箫鼓老师,这段时间,林老师和楚女编辑都在要求我多向学生期刊和国家级报刊投稿,而写南塘镇、南剑市的乡土游记作品则求精求美。之前我写太多这类作品,语言、创意同质化非常严重。因此,我向您申请,在丹霞版开一个乡土文化的专栏,以后我的乡土散文作品,主要在这个专栏表。这样,我可以用更多精力把作品写精致来,同时也有时间写一些非乡土类的作品,投稿给学生期刊和国家级报刊。”
箫鼓似乎早知道他的来意,他点点头,思 索半晌,沉声道:“子建同学,你知道文学专栏的含义吗?”
杨子建一愣,望文生义道:“就是固定的版面,同一个作家,用他自己的风格作品,表偏向于某个领域的作品,对吧?”
箫鼓呷口茶,淡然道:“这只是表面的含义,随你怎么理解都行。说白了,就是在副刊专门开一个地方,让作者可以随意表自己的作品,不是吗?”
杨子建眨眨眼,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在内心里,其实就是想要一张长期稳定的饭票而已。
箫鼓继续道:“实际上,专栏作者在某种意义上占用了责任编辑的部分权限,因为编辑不能对专栏作家挑三拣四,不能随意修改。但是,相应的,专栏作家也要承担责任编辑的部分责任。”
林老师有些担心道:“什么责任?”
箫鼓笑道:“专栏是整个版面的精华,它的作品质量必须是上乘的优秀的作品,从而能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体,也就是说,专栏作家要和和编辑一样,要与读者建立某种良性的互动,读者的一些意见和看法,要谦虚接受,并做出适当调整。”
杨子建连连点头,一旦成了专栏作家,那么读者就是自己的半个衣食父母了。
箫鼓最后笑着拍板道:“我同意给你开专栏。你也不必这么严肃,只要按你最好的状态写出最好的作品交给我就行了。”
杨子建连忙站起,朝着箫鼓深深一躬道:“谢谢箫鼓老师,我会认真写好专栏作品的!”
林老师起身和箫鼓握手道谢道:“非常感谢你对子建的支持。这孩子有才气,有毅力,有前途,但需要您这样的伯乐扶持一把。你放心,我会监督他写好每一篇专栏文章,当然,我不会干涉他的写作。”
箫鼓欣慰道:“其实我也一直期待有杨子建这样的作者出现,我喜欢创作乡土气息的中长篇小说,现在可以稍微解放一下了。有了杨子建的作品,丹霞的传统风格可以保持住了,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写自己的作品!”
然后三人商量了一下,由箫鼓提议,把这个专栏名称起为“韵古乡新”,意为“在乡土文化的古韵上,歌颂家乡故里的新面貌”。
林老师和杨子建当然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