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万岁约阿希姆 > 正文 第1002章 皮亚韦河之战(下)
    在科勒纳诺城外的一座小磨坊旁,迪诺-霍瓦特和他的士兵们在下午挖掘好的掩体里吃着简易的战地晚餐。这个爱尔兰伞兵战斗班编有14名士兵,经过一个白昼的战斗,付出了2人阵亡、1人重伤以及1人失踪的代价,好在弹药消耗得到了及时的补充——从午后开始,联军运输机在贝卢诺城郊野战机场坑坑洼洼的跑道上降落、起飞,为伞兵部队带来了增援部队和作战物资。

    得益于联军强大的空中压制和空中运输能力,准确地说是受益于新联合王国发达的航空工业和雄厚的军事储备,联军为空降部队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持,而且在战线稳定之后,能够以每小时2000-3000人的速度向空降地域输送支援部队。至下午6时许,皮亚韦河沿线的联军战斗人员已经超过28000人,其构成主要是爱尔兰皇家第1空降师和奥匈帝国“闪电”突击师,前者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王牌空降部队,后者则是一支以运输机为载具实施快速机动的轻装战斗部队。

    经过这一个白昼的鏖战,皮亚韦河沿线11座城镇和46座村庄,96%都落入了联军之手,在皮亚韦上游的贝卢诺城,联军地面部队已与空降部队会合,从而建立起了一座坚固的桥头堡。这意味着意军边境防线上的60万军队陷入了联军的前后夹击。要想摆脱遭受围困乃至惨被歼灭的厄运,意大利人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重新夺回贯通皮亚韦河两岸的通道,要么利用威尼克南部港口经海路撤离。

    就代价和后果而言,第一条路显然要较第二天更具可行性,毕竟联军先期投入空降作战的伞兵部队只有13000多人,平均下来,用于攻击和占领一个城镇的部队不超过600人,进攻并占领村庄的往往只有一个排甚至是一两个班,而意军在皮亚韦河以东30公里范围内驻扎了至少十万人马,他们不但可以火速抽调数以万计的部队向后反击,还能够调动部署在的正规军以及后备部队进行策应,给联军空降部队来个“夹馅饼”。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西面天际,河面突然传来轰然一声巨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科勒纳诺城通往对岸的桥梁笼罩在一大团硝烟当中。很显然,这是联军空降部队为防范意军反扑而实施的主动爆破。

    炸桥之后没过多久,对岸便隐隐传来了枪声。霍瓦特爬上磨坊稍作观察,遂令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他们现有武器包括1挺7.92毫米口径的mg-43通用机枪、7支5.6毫米口径的stg-45突击步枪、1支胡伯特iii型半自动狙击步枪、1具1944式50毫米火箭筒,火力强度足以碾压意军半个排,而且经过战地补充,他们配备三个基数的弹药,鉴于意大利军队在运动战中的一贯表现,用这些武器和弹药用来防守阵地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没过多久,联军空降部队向对岸派遣的侦察尖兵涉水渡河,返回西岸。时值枯水季节,皮亚韦河中上游的大部分河段都可以徒步通过,自然也就挡不住常规履带车辆,据河防守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事实上,联军的空降作战之所以能够迅速得手,意大利人并没有料到联军会在边境防线后方的皮亚韦河流域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要知道两者之间遍布崇山峻岭,爱尔兰人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似乎根本使不上力气,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若是地面部队不能够及时撕开正面防线,光靠空降部队是无法赢得战役胜利的。再者,现阶段抵达奥匈帝国的新联合王国军队仅有十数万人,在屯兵百万的意奥边境战场只占很小的比例,似乎不足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场战争的陆上部分,理应以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陆军部队最熟悉的方式进行……

    “各班注意!敌人已经抵近河岸,随时可能发动攻击,我们的任务是严守阵地,绝不让敌人在河西岸站稳脚跟!”排里的专职通讯兵从相邻的阵地带来了实时战斗指令。

    “对面是哪支部队?”霍瓦特问道。

    “据营部派出的侦察兵所说,是意大利陆军第19步兵师,一线部队!”通讯兵丢下这句话,便匆匆朝下一个班跑去。

    在这个时空,新联合王国军队的辅助装备配置标准等同甚至超过了德国军队,手提式无线对讲机和背负式调频步话机早已成为大批量装备的制式装备。正常情况下,步兵单位的无线对讲机下发至排一级,调频步话机下发至连一级,而空降部队的战斗负荷低于轻步兵单位,除非是以班为单位实施小规模分散作战,否则也是讲对讲机和步话机配备到连排级单位。

    “先生们,大家都听到了,我们要面对的是意军一线部队,没准还是什么历史悠久的王牌师,我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觉得意大利人好对付……”霍瓦特话没说完,忽地从对岸射来一串子弹,等它们从头顶上方嗖嗖飞过,清脆的机枪声才赫然传来。

    “mg-43?”班里资历最老的一等兵对这声音很是惊奇。

    霍瓦特竖起耳朵仔细辨认,而后解释说:“不是原版mg-43,而是意大利人仿制的伯莱塔-46型机枪,除了口径不同,跟mg-43没什么差别。听说能装备这种武器的,必定是意大利的精锐部队,因为产量不大,在专利权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国际纠纷。说白了,这是意大利人是偷师学来的技术!”

    连串子弹不断从这段四五十米宽的河面飞过,霍瓦特和他的士兵们各自隐蔽在散兵坑里,静静关注着对岸的情形。不多会儿,意大利人的迫击炮也加入到火力压制的行列中来,只不过在夜幕下,这种射击显得较为盲目。约莫二十分钟的扫射压制,霍瓦特的班没有出现任何人员伤亡,也没有武器弹药的损失,人人都像弹簧一样,时刻准备着对付敌人的攻击。

    瞥见有不少身影出现在东岸的河滩上,霍瓦特以沉稳有力的嗓音提醒自己士兵们:“注意了……射击准备……”

    片刻过后,几发照明弹冉冉升空,河西岸这边的阵地开发迸发密集枪声,霍瓦特一面低吼“开火”,一面借助照明弹的光亮用手中的突击步枪对敌人“点名”。

    视线中,那些头戴意式钢盔、身穿迷彩作战服的意大利士兵仿佛呆萌的火鸡般被一一射中,然后仰头往后倒去,即便如此,后面的人还是前赴后继地走出灌木丛,不少人几乎是一踏上河滩就被射杀。这种单调而又触目惊心的场面持续了十来分钟,直到发现己方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根本无法压制对面的敌人,麾下的士兵们还未渡河便已死伤惨重,意军指挥官才叫停了攻击。

    枪声渐渐平息下来,霍瓦特无暇多想,他侧身倚在散兵坑里,一边从子弹包里抓出子弹,熟练地往打光了的空弹匣里面压,一边小心翼翼地探头观察对岸的情况。当河面和两边河岸再度被照明弹照亮时,密密麻麻的意军尸体让他心惊肉跳:一支精锐到装备伯莱塔-46型通用机枪的意大利步兵部队,居然像飞蛾扑火一样打仗,究竟是准备不足以致慌不择路呢,还是战术素养多年来毫无改观?要知道自二战结束以来,意大利的军费投入始终稳居世界前六,军队规模仅次于德美苏日奥,且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了老迈的奥匈帝国,因而号称“同盟阵营第三军事强国”。

    初次进攻遭到重挫,意军此后一个多小时再无任何动静,接着是时断时续、前后持续近两个小时的炮火攻击。面对威力较迫击炮高出许多的野战炮火力,霍瓦特的班再度出现人员伤亡,而且在精神 上承受着空前的冲击——若是意志不够坚强,信念不够坚定,即便经过充分的训练,也会在炮火的轰击下暂时失去斗志甚至陷入崩溃。

    连番折腾之后,时间临近午夜,对岸传来了刺耳的金属履带声。霍瓦特清点了一下人员和弹药,顺带叮嘱机枪手和火箭筒手相机行事,其余战斗人员各自做好准备。不出所料,意军随后以数十辆战车为先导发动第二波攻势。

    这次有战车扛线,意军迅速越过了之前受阻的河滩。涉水渡河的过程中,战车发动机发出阵阵沉闷轰鸣声,长身管的75毫米战车炮不断轰击着对岸的阵地,车载机枪也在反复扫射,这使得意军攻势空前旺盛。

    在照明弹的光芒照耀下,意军p-43战车棱角分明的轮廓毕现无疑。

    尽管摆脱了以往意大利战车遍布铆钉的落后形象,各项性能均已达到或超过列强国家现役主力战车的平均水准,但p-43还远没有强大到主宰战场的程度。在不足百米的距离上,爱制1944式单兵火箭筒只要命中,基本可以确保击穿,两到三发命中足以达到摧毁效果。于是,意大利人的攻势很快在皮亚韦河之中受到遏制,意军步兵死伤不堪,幸存者纷纷后撤,而投入战斗的p-43只有几辆得以退回到西岸……

    (本章完)